待抹线圈胶泥的感应线圈须清整掉粘贴在上的浮灰、油漆渣,用钢丝刷清算。顶圈耐火砖必需用硬物填充紧固,炉盖板紧固螺丝拧紧。感应圈固定增强(很重要)。
混和水应为可饮用水质。理想的水温在5-25℃之间。加水量应严厉控制在阐明书指明的范围15-22升/100公斤料。能够以16公斤/100公斤料参加。过量参加水,将招致强度降低,增加凝固时间和收缩而产生裂纹。
线圈胶泥在混和时,确保一切的设备和工具是清洁的,决不能在暴露的空中上混料。在没有搅拌机的现场可用手工搅拌,应保证搅拌平均。混和好的料应在混和后30分钟内施工完(在环境5-25℃)。
线圈涂层涂抹施工时,应先在炉子中心挂一根铅垂线,检查线圈的装置位置能否与炉子同心。
线圈涂抹施工时,要留意使涂抹料嵌进线圈的匝间,涂层厚度约为6mm左右。外表应润滑平整。当采用推出机构撤除旧炉衬时,涂层应作成上大下小的倒锥状润滑平整的内外表。下部涂层厚度可为10-12mm。
尽量减小线圈底部/顶部匝圈与相应的电炉底部/上部支承构造(如浇注口)之间的间隙或突出物尺寸。其目的是使线圈涂料层与电炉底部/上部的支承构造构成一个整体的平滑圆柱面,使炉衬受热收缩或冷却时可在其润滑的外表上自在伸缩,以防炉衬伸缩时与上述的突出物或间隙之间产生宏大的应力,招致炉衬裂纹的产生。
涂抹层完成后,用钢丝刷将涂抹层外表拉毛,以利于枯燥。
新的线圈抹层或较大面积的线圈涂抹层的修补层至少需经24小时的自然枯燥。小范围的也需经至少6小时的自然枯燥期。自然风干后停止外加热源烘烤,烘烤温度在200-250℃之间。可用红外线灯作烘干工具,也可用坩埚模放进炉内作为被加热体,运用小功率将它加热,藉此来平均烘烤线圈涂抹层。(炉体水冷不停。)
线圈泥至少在打筑新炉衬前2天完成。
线圈涂料干料每炉约需500公斤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