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新闻发布
2015-12-30
(1)1吨串联中频炉合金加入顺序 在合金化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合金元素的化学稳定性,即与氧的亲和力,这是确定合金化工艺的基本出发点。其次是合金的熔点、密度、加入量的多少等,也都必须加以考虑。一般说来,和氧亲和力小,熔点高或加入量多的合金元素可以在熔炼前期加入,合金元素与氧亲和力较大的一般是还原期加入,加入早晚也需根据加入量来决定,而易氧化元素(AL、Ti、B等)则是在还原后期加入。 (2)1吨串联中频炉合金化操作特点: ①Ni 、Co、Cu等在炼钢过程中不会被氧化掉,故可在装料时加入,或在熔化期中加入。 ②W、Mo元素同氧亲和力较小,且密度大熔点高,提前加入有利于熔化和均匀成分。还原期补加钨铁的块度要小些,当补加量不低于0.5%时,补加后应过20分钟才能出钢。 ③Mn、Cr和氧的亲和力大于Fe,一般在还原初期加入,后期调整。Mn的回收率在95%以上,Cr 的烧损主要是形成Cr2O3 进入渣中,常使还原渣呈绿色并变粘,这在熔炼高铬钢是特别明显,后期补加铬量达1%时,应10~15分钟后才可出钢。 ④V与氧的亲和力较强,要在钢液和炉渣脱氧良好的情况下加入。 还原期的操作工艺 (1)白渣精炼的要点: ①扒渣毕迅速加入薄渣料造渣以覆盖钢液,防止吸气和降温,这称为造稀薄渣。 ②薄渣形成后或稀薄渣料加入后,根据钢种要求进行预脱氧,一般插AL1 ~1.5kg/t。也可加硅钙块0.5kg/t。 ③稀薄渣化匀后,可酌量补加些渣料。对钢液纯洁度要求较高的钢种,可以采用碳粉造白渣精炼。但是全碳粉脱氧使精炼时间长,而且在炉渣中总会有一些未烧尽的碳粒,在出钢过程中会使钢液增碳。所以一般是首先用碳粉脱氧,时间为15~20分钟后,再用硅粉脱氧。这样加入硅粉前,钢液和炉渣中的氧已被碳粉降至较低了,此时加入硅粉即使钢液被硅的脱氧产物玷污,其程度也是较轻的。 对于一般的钢种,可以采用碳粉、硅粉混合加入脱氧的方法。某些特殊钢种,还可使用强脱氧剂AL粉、Ca-Si粉等。 ④在白渣下搅拌取样分析化学成分,为合金化操作提供依据。随后用2~4批硅粉和少量碳粉继续脱氧,硅铁粉用量约为4kg/t ,每批间隔5~7分钟,为保证碱度,每批加硅铁粉前补加适量石灰。 ⑤如钢液中含S较高,可以增大渣量,必要时也可扒除部他还原渣,再补加渣料。 ⑥还原期应取两次样进行分析,以保证分析的正确性。如两次误差较大,应再取样复验。补加合金应坚持一算二复三核的原则。 ⑦还原期熔池温度较高,钢液面也较平静,所以钢液在此阶段是吸气的,因此要求加入的渣料、合金、脱氧剂等必须是经过烘烤干燥的。 ⑧出钢前5分钟内,禁止向渣面上撒加碳粉,以免出钢时增碳。终脱氧在出钢前2~3分钟进行,一般是炉内插AL。按1~1.15kg/t,也可用硅钙合金块,按0.5kg/t使用。 (3)出钢操作 ①出钢条件: A:化学成分合格; B:钢液脱氧良好,钢液试样冷却后有收缩,脱氧不良的钢液,试样冷却后有易涨现象; C:炉渣为流动性良好的白渣; D:温度合乎要求。 ②出钢要求:先渣后钢或钢渣同出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www.dujihe.com |